假新闻与记者职业道德
“民以食为天”近来,随着生活水准不断提高,以食品安全大作文章滴假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一一枚举过来恐怕是数不胜数,仅挑最近发生的两件小戏一番,以供消遣。
——2007年7月8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BTV- 7)《透明度》播出“纸做的包子”,节目一开始援引“业内人士马先生”爆料称,用废纸制作肉馅“已经成了行内公开的秘密”,并安排记者在朝阳区十字口村暗访这种现象,随后联系朝阳区左家庄工商所做突击检查,相关商贩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被取缔。节目最后还通过海淀区的卫生执法人员,提醒观众识别纸箱馅包子的方法。7月10日,北京卫视(BTV-1)《北京新闻》以《“纸箱馅”包子流入早点摊》为题报道此事。随后,多家中央和地方的电视台、报纸转载此报道,并结合猪肉涨价的背景,海外媒体也开始关注。7月16日有报道称,“纸馅包子”摊主仍然在逃,而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抽检全市23家早点摊的包子后,未发现“纸馅包子”,负责人表示正在继续扩大监督检查范围,开展在全市范围的专项治理行动,希望市民举报。有餐饮业者表示,相关报道对生意有影响。7月18日晚间,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新闻》中称,“纸馅包子”被认定为虚假报道,摄制者已被刑事拘留,北京电视台向社会深刻道歉。
——2007年3月20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新闻007》记者暗访了杭州一些医院,暗访记者用茶水冒充尿液送检。2天时间,记者跑了10家医院,其中4家是民营医院,6家公立医院,6家公立医院里有4家是省级医院,都是用同一杯茶水作尿液样本,检测结果是:有6家医院不同程度的被检测出了白细胞和红细胞,5家医院给记者配了消炎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日前对媒体提出批评,“该报道有悖记者职业道德,是误导公众。”并称经过质控检验,医院的茶水检查过程没问题。
纵观这些事件不难看出,在这些介入式暗访调查中,记者们扮演着整个事件推动者的角色。如果没有记者通过隐瞒或假扮成别的社会角色以获取事件的轰动效果,这一新闻就不会自然发生,也就不会形成是非的争论。这种“新闻”在学界被称为“传媒‘假事件’”,属于职业失范行为之一。
在关于目的与手段关系的论述中,马克思把这类情形描述为“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他说:“需要不神圣手段的目的,就不是神圣的目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是目的规定手段,还是手段规定目的,当然常常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比如,在不取得一种手段就无法实现某种目的的情况下,手段仿佛是优先的东西,人们仿佛把这种手段当作目的本身来追求。但是在更通常的情况下,活动的目的对手段形成在先的限制,因其在性质上优先于手段。行动的始点是选择,一个好的选择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审思正确,2. 欲望正当。一般情况下,以“公众利益”的名义采用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手段本身,证明了目的的不真实。手段的合法合理与目标的正确应该是对应的、统一的。
当然,新闻职业道德不同于法规,是有一定弹性的。但是,只有在用尽了一切合法手段,在实在无法获得和不能公开采访到新闻的情况下(而且新闻涉及重大的公共利益),介入式隐性采访才可以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从这一观点来审视“茶水发炎”事件,用“茶水”送检这种不适当的手段本身,绝非不得已而为之,而是故意戏弄检验人员,完全不应该成为获取检验结果的手段。当事的记者介绍,他们在拜访一位医学专家时获知,“就是一杯茶水也能检验出问题来”,于是一个新鲜的报道方案就迅速出炉了。报道策划的初衷是想验证专家的这个说法,只是觉得这个角度很新颖。其实对于此类报道,记者完全可以公开身份前往医院进行正常的采访,并请相关专家解释此类现象,并告之人们此类误诊对常规检查有没有影响。如此一来,不但满足了读者的好奇欲望,无形当中也会缓解医患之间的矛盾。然而,记者却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不适当的手段以证明这个目的,结果造成医院检验系统工作的紊乱和人们对医院无端的猜忌。
从这些新闻涉及的内容来看,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正当的、迂回的采访手段达到揭露的目的。然而,为了追求故事的生动和“铁证如山”的轰动效应,现在多数采用了记者造假、说谎和偷拍偷录的方式,在手法上人为地加大事件中的冲突要素。在“茶水发炎”事件中,记者把茶水当尿液送到多家医院检查,反复愚弄与欺骗医院的实验人员,这些做法本身就构成了让人震惊的“新闻”。新闻的价值只能来自传媒以外的、客观存在的事实本身,任何人为制造的内容都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新闻事实。传媒制造事实,不仅有悖于新闻真实,也会因为其人为制造的冲突而加剧社会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沃尔特·威廉曾说过“新闻工作是神圣的事业。”试问:这样的记者做出这样的工作能称之为神圣吗?新闻报道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这是记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而舆论监督过程中的真实更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这样的工作能称之为真实吗?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