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一月, 2007的博文

假新闻与记者职业道德

“民以食为天”近来,随着生活水准不断提高,以食品安全大作文章滴假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一一枚举过来恐怕是数不胜数,仅挑最近发生的两件小戏一番,以供消遣。   ——2007年7月8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BTV- 7)《透明度》播出“纸做的包子”,节目一开始援引“业内人士马先生”爆料称,用废纸制作肉馅“已经成了行内公开的秘密”,并安排记者在朝阳区十字口村暗访这种现象,随后联系朝阳区左家庄工商所做突击检查,相关商贩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被取缔。节目最后还通过海淀区的卫生执法人员,提醒观众识别纸箱馅包子的方法。7月10日,北京卫视(BTV-1)《北京新闻》以《“纸箱馅”包子流入早点摊》为题报道此事。随后,多家中央和地方的电视台、报纸转载此报道,并结合猪肉涨价的背景,海外媒体也开始关注。7月16日有报道称,“纸馅包子”摊主仍然在逃,而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抽检全市23家早点摊的包子后,未发现“纸馅包子”,负责人表示正在继续扩大监督检查范围,开展在全市范围的专项治理行动,希望市民举报。有餐饮业者表示,相关报道对生意有影响。7月18日晚间,北京电视台在《北京新闻》中称,“纸馅包子”被认定为虚假报道,摄制者已被刑事拘留,北京电视台向社会深刻道歉。 ——2007年3月20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新闻007》记者暗访了杭州一些医院,暗访记者用茶水冒充尿液送检。2天时间,记者跑了10家医院,其中4家是民营医院,6家公立医院,6家公立医院里有4家是省级医院,都是用同一杯茶水作尿液样本,检测结果是:有6家医院不同程度的被检测出了白细胞和红细胞,5家医院给记者配了消炎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日前对媒体提出批评,“该报道有悖记者职业道德,是误导公众。”并称经过质控检验,医院的茶水检查过程没问题。 纵观这些事件不难看出,在这些介入式暗访调查中,记者们扮演着整个事件推动者的角色。如果没有记者通过隐瞒或假扮成别的社会角色以获取事件的轰动效果,这一新闻就不会自然发生,也就不会形成是非的争论。这种“新闻”在学界被称为“传媒‘假事件’”,属于职业失范行为之一。 在关于目的与手段关系的论述中,马克思把这类情形描述为“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他说:“需要不神圣手段的目的,就不是神圣的目的”。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是目的规定手段,还是手段规定目的,当然常常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比如,在不取得一种